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无锡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无锡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南京拟裁减调整1300辆公交车 涉及全市200多条线路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无锡房掌柜  2019-03-25 08:46:25
[摘要]近日,记者从官方微博、“TOP评测”微信公众账号等途径,收到南京不少市民意见,普遍反映从年初至今,感觉在线路上等车时间长,而且每辆车的人均空间没有以前宽裕了,甚至平峰时不少线路的乘客还感觉“有点挤”。

  近日,记者从官方微博、“TOP评测”微信公众账号等途径,收到南京不少市民意见,普遍反映从年初至今,感觉在线路上等车时间长,而且每辆车的人均空间没有以前宽裕了,甚至平峰时不少线路的乘客还感觉“有点挤”。由于建议人数太多,记者发现,目前“等车间隔拉大”的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波及全市。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原因又是什么呢?扬子晚报记者展开调查。

  乘客投诉

  等车间隔加大

  线路撤销多,乘车不便

  “我家住新街口附近,在南医大二附院上班,每天都坐100路,但这几个月发现车子比以前难等多了,以前几分钟一辆,现在有时要等十几分钟,我上班又要提前半小时出门。”市民冯女士说,如果间隔再不稳定,她还不如开车上班。

  “我们家门口卫岗站,已经撤销、调整了4条线路了,现在等车都要十几分钟,关键车上还比较挤,坐着也没以前舒服了。”

  “我在珠江路站坐车的感觉也是这样,间隔大、车上人比较多。”

  ……

  最近有南京市民反映,坐公交车感觉没以前好了。甚至有不少乘客反映,出现等了40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才等来一辆车的经历。

  市民李先生称,3月16日在窑湾街(往春江新城方向)从14:20到15:24,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来一辆75路车。同样,市民刘先生也向记者表示,他也等了40多分钟才等来一辆75路车。公交集团随即对此进行公开回复,称根据车站调度的行车数据查阅,线路上并没有出现如此大间隔的状况,不过也承认该线路的等车时间为6—24分钟。 不过李先生随后也公开发文表示,他并没有撒谎。

  现场统计

  四个站点实测:

  等车间隔的确比以前长

  扬子晚报记者在新街口站就100路公交的运行状况统计了半小时,发现平峰时段该站100路的发车间隔已经由去年的5—6分钟,延长到8—12分钟,车上人数明显增多。

  明故宫公交站台有17路、65路、115路、118路和118高峰线。记者统计了半个多小时,其中65路和115路,约为10分钟一班和12分钟一班。118路公交车,在记者统计的半个多小时内,班车之间的到达时间间隔7分钟、8分钟和20分钟。17路间隔较短,为平均5分钟。

  接着,记者来到卫岗公交站,这个站的线路经过几轮更改,缩线了9路,改线202路,撤线49路和201路,如今站上还有34、55、142、315等线路。在这里等车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等待315路公交车近半个小时。记者等了半个小时,才等来了一辆34路。上车后,记者发现该线路只停靠了2站,车上就挤满了人。

  “线路撤得多,乘客选择有限,以前不坐这个车的,现在需要坐这个车去换乘,挤一点是肯定的。”一位公交车驾驶员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

  南京从去年到今年

  撤了1000多辆公交车,涉及210条线路

  记者了解到,南京从去年到今年,计划裁减1300辆公交车,涉及210条线路。目前公交部门指定了全市九个车队进行试点,其中主城5个,江北4个。线路虽多在城市外围,但由于公交车的运行里程普遍较长,影响遍布全城。

  比如100路配车最多时达75辆,目前已陆续减去35辆。江南公交五公司三队的4条线路目前已减去50辆车,现在还有80多辆车。以该公司30路为例,一共30辆车,减了8辆。江南一公司40路,一共40辆车,减了7辆……与此同时,公交线路开始频繁撤销、调整。

  业内人士透露,根据2017年南京市城交院的规划,南京近几年一共要调整500多条线路。仅去年一年就调整了180条线路。发车间隔增大,再加上路堵,乘客在路上等半小时现象的确时有发生。

  此外,记者发现,撤销、调整的线路大多集中在主城,东西向居多。那么为什么是东西向居多呢?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主城与地铁重合的大线也在调整范围,但由于这些线路营收较高,公交企业不舍得先行裁撤,只有从外围先行入手。

  背后原因

  公交部门需“减人减车增效”

  2014年,仅当年6月底前南京就新增2530辆新能源车,其中包括1000辆纯电动车。车辆急速增加,市民的出行条件变好了,公交的发车频率也变高了,随之而来的是公交企业大规模招人。但大规模招人的同时,公交的“负债”也急速增加。到2017年,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完善公交企业成本归置财政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此前成本归置的方式,改为定额补贴。失去了财政“兜底”,公交亏损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提出,公交部门需“减人减车增效”。

  记者了解到,“减人减车”的初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的周转率,并配合即将实施的“换乘免费”,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节省开支,达到企业利益与市民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各个部门也做出了很大努力,线路规划、意见征集、实地勘测……最终的调整方案也经过了大量的论证,“东西南北向最终都会减掉一批线路,最终的结果不存在东西多南北少。”

  不过,此前提出“换乘免费”方案的南京市乘客委员会主任胡乐涛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换乘免费”是建立在线路优化的基础上,“要通过开通大站快车、跳站快车、循环巴士等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方式,让市民一次换乘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比原来少。”但目前的状况,显然没有达到预期。

  业内人士建议

  在“急上”和“急撤”之间

  应多考虑市民感受

  “如果说政策没有问题,能够达到企业和市民利益的最大化。执行也没问题,该做的论证调查、意见征集,各个部门应当也都做了。但市民等车间隔加大、换乘不便的现象确实多了。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业内人士认为,公共交通是一个大的体系,在增加或减少公交车的问题上,不适合“急速实施”,制定政策需要慎之又慎、做足调查。“当初觉得需要增加公交车了,就一股脑增加了几千辆,后来问题出来了,又赶紧减下来,而且不是针对性地减车,是普遍性的。那么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老百姓的感受?”相关交通专家表示,“之前已经把市民的乘车习惯培养出来了,大家就喜欢这条线路、这样宽松的乘车环境和三五分钟的等车间隔。现在发现财政负担不了了,就要立刻减下来吗,还全城一起减?以前3分钟就能坐到车,现在要等十几分钟,还要再等十几分钟换乘,他肯定觉得不方便。为什么不能配合换乘优惠一起减?为什么不能在减车的同时,把区域内的循环巴士等公交体系先做起来?”

  相关交通专家认为,大规模裁撤、调整车辆和线路之前,应给乘客留多一些“缓冲”时间和地带,并做好保障工作,多考虑市民的感受。减员增效的目的是让企业挖掘潜能,比如原来一趟车跑7趟,现在可以增加到8趟。而不是单纯地去“减员减车”。企业减员是否要减去紧缺的一线司机?公交企业既要考虑企业运营成本,也应注重其公益属性,找准平衡点,通过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不然不仅可能不会将乘客引导到公共交通上,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来源:扬子晚报 徐媛园)

分享到:
责任编辑:史稳瑶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家装成新居住行业入口 被窝升级发布“十心实意”安心承诺
  2. 2监管盯上金科股权变动深水区?
  3. 3 300亿元!无锡首支城市更新基金设立!
  4. 4无锡首次集中土拍最终落定
  5. 5锡澄S1线试乘券首发
  6. 6无锡起价18.56亿挂牌1宗商住地 起始楼面价8500元/㎡
  7. 7南泉、马山段胜利“会师” ! 太湖隧道湖域段底板今晨“合龙”
  8. 8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今日正式启动!
  9. 9又一批新学校消息来了!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10. 10惠山区纯新盘备案价出炉!均价约2.7万+/㎡!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