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无锡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姜超: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它带来了什么?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无锡房掌柜  2018-06-19 10:42:21
[摘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数量决定经济增长。但随着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占比在13年前后见顶下滑,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人口数量红利正趋于消失,意味着工业经济步入尾声。

  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数量决定经济增长。但随着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占比在13年前后见顶下滑,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人口数量红利正趋于消失,意味着工业经济步入尾声。而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质量决定经济增长。我国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上升至23%,每年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也已突破1200万人,高素质劳动力总量持续扩张,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有多高?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本已居全球领先。OECD将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定义为“科技人力资源”。经过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1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突破8000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5%。而早在09年,我国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就已超越美国,15年已突破3400万人,同期美国仅为中国的70%。15年我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160万人年,也同样居全球首位。而未来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人力投入强度依然偏低,16年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仅仅21人年/万人,而发达国家普遍高于90人年/万人,日韩则超过100人年/万人。我国科技人力投入强度偏低,主要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有关。15年我国18岁以上人口中,高中以下学历占比高达68%,而美国仅为4%,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我国仅为15%,而美国高达58%,日本也同样远高于我们。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来自何方?一是自主培养。00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年均增速约为15%,16年已达到3.9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2%,在OECD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而美、英等国也未超过7%,说明差距并不显著。虽然04年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缩减了1/4,但教师数量增长了20%。教育支出持续高增长、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为人口质量红利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本科生、研究生的在校生、毕业生规模均已是日本的5倍以上,虽然与美国仍有差距,仅为其60-70%,但差距在不断缩小。二是人才引进。16年我国出国留学54万人,学成归国43万人,两者比值已降至1.3以下,海外留学人才的回流为国内建设提供强大助力。更重要的是高层次专家的引进。中央在08年推出千人计划项目,为海外人才引进提供便捷通道。截至17年12月第14批,千人计划的青年项目专家人数累计已超过3500人,学科领域以生物、信息、工程材料为主,均属于当前我国着力发展的高新产业。高层次专家的引进,无疑将在发展新经济中起到重要的领航作用。

  人口质量红利带来了什么?一是中间产出,包括基础领域的论文和应用领域的专利。16年我国共发表SCI论文32.4万篇,过去十年共被引用1935万次,均排在世界第二。虽然篇均被引用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差距正在不断缩短。17年我国共申请PCT专利4.9万件,较20年前增长了300倍,同样也位居全球第二。而其中2/3的PCT专利属于装备制造业,后者也是我国研发支出的重点行业。二是最终产出,体现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方面,C919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量子通信和卫星、深海探测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去年批量涌现。新产品方面,17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18.15 -0.77%,诊股)、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速均在50%以上,远超传统工业品个位数的增速。新模式方面,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有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均在迅速成长,17年淘宝、京东APP用户增速均在50%以上,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更是达到163%。新产业方面,16、17年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基本均在10%以上,远高于工业整体6%的增速。新业态方面,17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28%,而社消零售总额增速仅在10%左右。

  1.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

  人口数量红利消退,工业经济渐入尾声。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数量决定经济增长。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13年见顶,此后逐年下滑。而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也在11年便已见顶回落,与之相应的,人口抚养比则在11年见底回升。这意味着中国人口数量红利正趋于消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尾声。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人口质量红利崛起,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质量决定经济增长。过去30年间,我国文盲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3%降至4%,拥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则从7%上升至23%。更重要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每年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已突破1200万人。虽然劳动力总量趋于下降,但劳动力的质量却在不断上升,高素质劳动力的总量也在持续扩张,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2.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有多高?

  2.1科技人力资源已居全球领先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较快,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00年的2500万人持续升至16年的8327万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7.8%,虽然13年以来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增速水平。此外,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上不断优化,16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687万人,占比接近45%,较00年的40%提升5个百分点。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科技人员规模力压美国,居于全球首位。在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上,我国从09年以来就开始超越美国,15年我国科学家工程师数量3421万人,而美国只有2320万人,占比不到我国的70%,16年我国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再升至3687万人。在研发人力投入规模上,15年我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161.9万人年,居于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美国以138万人年位居第二,约为中国的85%,其它发达国家均在100万人年水平以下。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2.2科技人力投入提升空间广阔

  研发人力投入强度仍低,提升空间较大。虽然我国在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上已雄踞全球之首,但人力投入强度上水平较低。15年我国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仅仅20.9人年/万人,16年也只不过升至21.8人年/万人。而15年发达国家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普遍都在90人年/万人的水平以上,更不用提我们的亚洲邻居韩国和日本均超过100人年/万人的水平,甚至于同俄罗斯、波兰和土耳其等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将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人口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与美日差距明显。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看,科技人力投入强度偏低与我国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有关。从15年中美18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对比上,我国高中以下学历人口占比高达68%,而美国只有4%,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我国仅15%,而美国高达58%,占比接近于我国的四倍。而从10年日本20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统计中也可看出,其高中以下学历人口占比31%,不足我国15年的一半,而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接近30%,是我国15年占比的2倍。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3.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来自何方?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靠自主培养,二靠人才引进。

   3.1自主培养:教育差距缩小,理工科表现突出

  教育经费逐年提高,占比不断扩大。人才的自主培养离不开对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经费规模从2000年以来逐年提高,16年教育经费合计达到3.9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2%,且00年-16年以来保持着高达15.6%的年平均复合增速。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达到3.1万亿元,占GDP比例也由00年的2.6%至突破4%。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教育支出相对水平尚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14年OECD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5.2%,而美、英、韩等发达经济体这一比例也并未突破7%,日本更是只有4.4%,位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之下。虽然统计口径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论从教育经费总额还是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GDP来看,14年我国教育经费占比均在4%以上,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并不明显,教育支出的相对水平尚可。也正是在教育上的高投入,才造就了我国人口质量红利的形成。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学校数量精简,但教师持续增长。由于我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我国在近年来的学校数量上做了适当的精简,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约在51万所左右,较04年缩减1/4。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教师队伍规模并未随之收缩,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量超过了1500万人,约是04年的1.2倍。教师队伍的扩大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改善,为人口质量红利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教育规模已有良好基础,而高等教育仍有发展空间。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比上来看,我国的教育规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我国的学校数量均是日本的5倍以上,而专任教师数量达到日本的13倍以上,在非高等教育上机构和专任教师数量均在美国的4倍左右,即使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这一规模也相当可观。但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发展仍不充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足美国的一半,专任教师数量和美国大致相当,考虑到人口差异,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较大。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大学生数量稳步增长,人口质量红利显现。教育投入加大、教育规模增长带来了我国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持续稳步增长。16年我国本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600万人,每年招生和毕业人数也都在400万人左右的规模,17年研究生在校人数突破250万人,招生数突破80万人,而毕业生数接近58万人。从06-16年,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5%、6%,带动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高等教育学生数量赶美超日,具备国际竞争力。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比,我们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论是从在校生还是毕业生规模上,我国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均是日本的5倍以上,但同美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不足美国70%,毕业生尚不足美国的60%。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理工科毕业生增长突出,为科技创新输送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工科上表现占优。16年我国理工农医四科研究生毕业人数接近34万人,本科毕业人数也接近180万人,较06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8%、7%。而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科学与工程学科授予学士学位数量增长突出,00年左右与日本接近,尚不及美国水平,但14年已经是美国的2倍多,日本的5倍有余。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3.2人才引进:留学人员回流,助力创新发展

  留学人员“回流”,助力国内建设。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才走出去的阶段,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留学人员的“回流期”,形成了出国留学和学成归国人员双向大规模互动的良好局面。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54万人左右,而学成归国人员达43万人,出国与学成归国人员之比已降至1.3以下。改革开放以来,共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4%,海外留学人才的回流给予国内建设以强大助力。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高层次专家引进,领航创新发展。我国也主动通过各种人才引进政策来吸引海外高层次专家加入国内的发展洪流,如中央在08年推出的千人计划项目,即为海外人才的引进提供了便捷通道。据我们统计,截止17年12月第十四批千人计划确定,千人计划的青年项目专家人数累计已超过3500人。而根据我们对千人计划官网人物库的不完全统计,千人计划引进人才(除创业人才)以生物、信息、工程材料等领域为主,正是属于我国所着力发展的高新产业,而这些高层次专家的引进,无疑在发展新经济中能够起到重要的领航作用。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4.人口质量红利带来了什么?

  人口质量红利的产出主要有两块,一是中间产出,包括基础领域和论文和应用领域的专利;二是最终产出,体现为新经济的茁壮成长,具体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等6个方面。

  4.1基础领域:SCI论文发表、被引用全球第二

  中国SCI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先来看基础领域的研发产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16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自然科学领域)已达49.4万篇,发表SCI论文32.4万篇,连续8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量的17.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学占世界份额均超过20%。而过去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累计发表SCI论文已超过200万篇,同样排在世界第二。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论文被引用数世界第二,但篇均被引用次数仍低。而从论文被引用情况看,过去十年,我国SCI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排在世界第二;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9.4次,排在世界第15位,虽然与11.8次/篇的世界平均值仍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断缩短。分学科看,我国有14个学科产出论文的比例超过世界该学科论文的10%,其中材料科学位居世界第一,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与生态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和物理学均位居世界第二。

  4.2应用领域:PCT专利数量全球第二

  PCT专利数量超日赶美。再来看应用领域的研发产出,中国PCT专利数量自94年以来持续增长,17年已经达到4.89万件,与20年前相比,增长了300倍。占全世界PCT专利的比重也已达到20.1%,一举反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专利国。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中国PCT专利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看,中国PCT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和化工等四大行业,17年这四个行业的PCT专利数量占比接近80%,而其中前三大行业均为装备制造业。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4.3最终产出:新经济蓬勃发展

  人口质量红利的最终产出体现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批量涌现。新技术方面,C919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量子通信和卫星、深海探测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去年涌现出来。新产品方面,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5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81%、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速67%,而传统工业品产量增速仅为个位数。新模式方面,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17年淘宝、京东APP用户增速分别高达54%、116%,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更是达到163%。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产业方面,16、17年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基本均在10%以上,远高于6%的工业平均增速,且17年相较16年仍在上升,其中高技术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均在13%左右。新业态方面,17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28%,远高于社消零售总额10%左右的增速,而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更高,快递业务量则保持了近30%的增长。

人口质量红利是怎样炼成的? ——“新经济”系列研究之五(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卢娟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家装成新居住行业入口 被窝升级发布“十心实意”安心承诺
  2. 2监管盯上金科股权变动深水区?
  3. 3 300亿元!无锡首支城市更新基金设立!
  4. 4无锡首次集中土拍最终落定
  5. 5锡澄S1线试乘券首发
  6. 6无锡起价18.56亿挂牌1宗商住地 起始楼面价8500元/㎡
  7. 7南泉、马山段胜利“会师” ! 太湖隧道湖域段底板今晨“合龙”
  8. 8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今日正式启动!
  9. 9又一批新学校消息来了!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10. 10惠山区纯新盘备案价出炉!均价约2.7万+/㎡!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